跳至主要内容
关闭

传播

  1. 由血液传播的肝炎

    乙型肝炎丶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都是由血液传播的肝炎 - 即可以透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如羊水丶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

    传播途径:
    • 母婴接触

      感染乙型肝炎的母亲一般于分娩期间或于襁褓期间把病毒传染给婴儿,机会高达90%。在香港及中国等高度流行的地区,母婴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血液接触
      • 透过刀伤丶擦伤的皮肤丶眼睛或口部的黏膜而意外地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
      • 与他人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 用未经妥善消毒的器具穿耳丶纹身丶针灸等
      • 共用日用品如剃刀丶指甲钳等容易令身体受损的用具

    • 性接触
      在没有安全措施下和感染者进行性接触
  2. 由食物传播的肝炎

    甲型和戊型肝炎是典型由食物传播的肝炎 - 即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透过接触或进食受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可以在水中存活超过一年,亦可在食物内存活数天,因此感染途径可以是:
    • 进食被病毒污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蚝丶蚬丶贻贝和扇贝等
    • 饮用被病毒污染而未经妥善处理的食水
    • 与感染者有紧密接触或性接触(不限于肛口接触)
    除了进食受污染的食物(例如贝类)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外,亦有证据显示戊型肝炎病毒能通过食用生的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传播。此外,戊型肝炎病毒并曾于猪肝内检测到。在戊型肝炎流行地区,食用生或未经煮熟的贝类食品是造成散发病例的原因之一。从发病前几天到发病後约 3 - 4 星期,患者的粪便中可带有戊型肝炎病毒。

    至于人类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目前确实传播途径尚未明。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
    • 进食或饮用被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
    • 接触被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件;及
    • 直接接触啮齿动物或其排泄物。
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