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
-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
- 约七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即在感染六个月后,血液中仍侦测得到丙型肝炎病毒),并可引致肝硬化及肝癌
- 潜伏期为两星期至六个月不等,一般是六至九个星期
- 大多数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急性患者或会出现与其他肝炎相类似的症状,如发烧、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茶色小便及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可持续数十年都没有症状,直至肝脏已被严重损害后才出现征状
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
- 据世界衞生组织估计,于二零一九年,全球有百分之零点八的人口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某些特定群组具较高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例如:注射毒品人士丶曾输入可能受污染的血液制品的人士丶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丶曾以未被彻底消毒的刺针纹身或穿环的人士及男男性接触者
- 估计约0.3%的香港人口曾经患有丙型肝炎,但感染率在注射毒品人士中较高(估计超过六成曾经或现时患有丙型肝炎)
- 根据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结果作推算,本港有约17 000人患有丙型肝炎
- 请按此浏览病毒性肝炎主题性报告(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 丙型肝炎病毒最常透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而传播,例如:
- 注射毒品人士共用针咀、针筒或任何其他可能含有血液的器具注射毒品
- 重用未被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
- 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 在医护环境中,因工作接触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体液
- 经性接触而传播丙型肝炎的情况并不常见。不过,若性伴侣双方都有皮肤或粘膜破损,在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进行性行为会有机会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尤其是进行可导致血液接触的性行为。男男性接触者、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性病感染者,经性接触而感染丙型肝炎的风险会较大。
- 丙型肝炎病毒可由带病毒的母亲于分娩期间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风险估计为4 - 8%
- 丙型肝炎病毒不会经一般社交接触(如共用食具、共膳、拥抱、握手及接吻等)而传播
诊断丙型肝炎必须透过血液测试
筛检测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Anti-HCV)
- 阳性结果表示曾经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须再进行确认测试
- 当人体感染到丙型肝炎病毒之后会产生抗体,但是并没有保护作用
确认测试: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 RNA)
- 阳性结果表示现时带有丙型肝炎病毒
- 阴性结果表示已治愈丙型肝炎或已从过往丙型肝炎中康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试及核酸测试均呈阳性反应的人士,即确诊患有丙型肝炎,应接受治疗
丙型肝炎的治疗
- 现时,「直接抗病毒药物」是丙型肝炎的一线治疗药物
- 疗效显著 (可治愈九成半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即可「断尾」)
- 口服药物 (毋须注射)
- 疗程一般只需八至十二个星期
- 副作用少
- 「直接抗病毒药物」与传统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疗程相比,副作用较少,治愈率亦较高
- 成功把病毒清除后,能大大减低病人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及因肝脏疾病致死的风险。不过,若治疗前肝功能已经恶化,出现肝硬化或相关并发症,仍然需要继续定期检查。
- 丙型肝炎患者服用药物康复后,并不会有具保护性的免疫力,故应停止进行高风险行为,以预防再次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持续病毒学反应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 是治疗成功的指标。
在治疗疗程结束后过12个星期,血清中仍侦测不到丙型肝炎病毒(病毒量水平低于检测极限),即是代表达到持续病毒学反应,成功治愈丙型肝炎,亦不会把病毒传给他人。
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
目前尚未有可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
- 注射毒品人士应停止注射毒品,接受美沙酮治疗,切勿与他人共用针咀、针筒或任何其他可能含有血液的物品
- 避免与他人共用剃刀、牙刷等有机会受血液污染的日用品
- 每次进行性行为时都应正确地使用安全套
- 医护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应依循标准防护措施,包括适当安全处理及弃置针具及利器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应捐血或捐赠器官
健康教育资源